藥酒進補分節(jié)氣 時令養(yǎng)生最相宜
古人季節(jié)養(yǎng)生與時令藥酒(一)
轉(zhuǎn)載自《城市快報》2012年12月10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韻 作者: 肖明舒
樂家老鋪沽上藥酒工坊中天津市書法名家題字墻
杏林仆人
我國歷來有藥食同源的說法,“常人食之為食物,患者食之為藥物”,經(jīng)過醫(yī)學幾千年的研究,人類逐漸隨四季變化、體質(zhì)差異、疾病病癥來選擇相應(yīng)的藥食,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文化標志——養(yǎng)生。
一直以來,中國人都認為人的生命活動只有遵循時令的變化規(guī)律調(diào)節(jié),才能維護體內(nèi)的陰陽平衡。因此,平日里,無論飲食還是工作,人體應(yīng)該根據(jù)四季變化來調(diào)整自己的生活規(guī)律表,這才是最正確的養(yǎng)生法。對于古人來說,藥酒是養(yǎng)生的一大法寶,而它們的飲用,也要根據(jù)季節(jié)來進行,在接下來的幾期中,我們將為您介紹古人時令與藥酒的風俗,讓您領(lǐng)略古人對藥酒的獨特認知。
【正月 柏葉酒】
如今,已是初冬時節(jié),走在街上,你會看到萬物凋敝,而唯有松樹和柏樹迎著嚴寒,傲然挺立。柏樹對于嚴寒獨特的抵抗力,古人早有認識,早在2000多年前,孔子《論語·子罕》就有一句話:“歲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意思是,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(jié),才看到松樹和柏樹最后凋謝。而在古人眼中,作為一種常綠喬木,象征斗寒傲雪、堅毅挺拔的柏樹,有著高尚以及長壽的意義,《本草綱目》就將柏樹列在木部首位,因其延年且不怕霜雪,得木之正氣,入藥時有平肝潤腎,延年壯神之功效。
古時,每年正月里,古人以柏葉浸酒,飲之,表達長壽美好愿景,柏葉酒在漢朝時最為風靡。東漢學者應(yīng)劭所撰《漢官儀》云:“正旦以柏葉酒上壽?!庇涊d了漢朝人在新年以柏葉酒祝壽的禮儀。到了南北朝時期,南朝梁代文人庾肩吾的《歲盡應(yīng)令》有這樣的詩句:“聊開柏葉酒,試奠五辛盤。”就是說春天到了,可以喝柏葉酒,也可以吃有辛辣味的菜肴了,可見每年歲首喝柏葉酒對于古人來說是一件喜慶愉悅的事。
到了唐代,喝柏葉酒的習俗成為皇家的傳統(tǒng),詩人武平一的《奉和正旦賜宰臣柏葉應(yīng)制》寫道:“綠葉迎春綠,寒枝歷歲寒。愿持柏葉壽,長奉萬年歡?!闭吕?,樹枝頭的寒意還未消退之時,皇帝賜柏葉希望自己長壽,這讓他甚為激動,因為在他心里自己壽命越長越可以更長久地為皇帝效勞;還有一位名叫趙彥昭的官員生前也有關(guān)于皇帝賜柏葉酒的詩,名為《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(yīng)制》:“器乏雕梁器,材非構(gòu)廈材。但將千歲葉,常奉萬年杯?!边@里的柏樹就像詩人自己,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樹,不能建起高樓大廈,但他一片誠心如柏葉,希望皇帝萬壽無疆。以上兩首詩,雖然奉承溢于言表,但共同印證了一個事實,那就是,皇帝賜給群臣柏葉以驅(qū)邪益壽。
到了后世,柏葉酒的用途越發(fā)廣泛,明代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記載了柏葉酒的藥用價值,他寫到,用柏樹東側(cè)向的葉子煮汁,之后仿照米酒一樣的釀造方法,制成酒,飲用之后可以治療風痹等??梢?,作為藥酒,柏葉酒在古人的生活中不僅代表了延年益壽的美好期許,更有祛病的神奇功效,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,喝上一杯清香的柏葉酒,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。
【四月 桑葚酒】
不像柏葉酒那樣被冠以皇家御用名頭,一直以來,桑葚酒都是流行于民間的藥酒品種。桑葚幾乎人人都吃過,記得小時候,每到春末時節(jié),便有小販推著成熟的桑葚來賣,果實是紫紅色的,很。迥宓墓猓崴崽鹛穡兜撈乇鷙。
養(yǎng)蠶產(chǎn)絲是中國古人除了農(nóng)耕之外最重要的生產(chǎn)活動,相應(yīng)的,桑樹也是鄉(xiāng)村中最重要的樹木之一,早在兩千多年前《詩經(jīng)·魯頌·泮水》中就有關(guān)于它的記載:“翩彼飛鶚,集于泮林。食我桑黮,懷我好音。”其大意是,貓頭鷹兒翩翩地飛行,聚在泮宮的樹林,吃著我的桑果,進而報答于我。對于桑果的藥用價值,古人很早就有認識,桑果性味甘涼,可滋陰補血,生津止渴,潤腸通便,補益肝腎,另外還有安神益智,明耳目,烏頭發(fā),主治肝腎陰虛,目暗耳鳴,頭暈心悸,失眠健忘等功效,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“椹(通‘葚’)有烏、白兩種。搗汁飲,解酒中毒。釀酒服,利水消腫。”和“安魂鎮(zhèn)神,令人聰明”的功效;清代名醫(yī)王士雄在《居飲食譜》一書中也提到,桑椹(通“葚”)子可滋肝腎、充血液、祛風濕、健步履、息虛風、清虛火。
實際上,桑葚不僅可以食用,還可以用來釀酒。古人很早便已用桑葚來釀酒,以桑葚做原料釀酒,可分為兩種,一是直接通過發(fā)酵釀成桑葚果酒,二是將釀成的桑葚果酒再加以蒸餾成濃度較高的蒸餾酒。據(jù)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四月宜飲桑椹(通‘葚’)酒,能理百種風熱。其用法用福汁三斗,重湯煮至一斗半,人白蜜二合,酥油一兩,生姜一合,煮令所得,瓶收,每服一合,和酒飲之。亦可熬汁燒酒,藏之經(jīng)年,味力愈佳”,這里所述,可以用桑葚汁熬成膏狀,酒飲之;也可以將桑葚釀造成燒酒,窖藏時間更久。
同樣是明代,朱捕《救荒本草》中亦有桑葚釀造果酒和燒酒的記載:“取椹(通‘葚’)子清汁置于瓶中,封三二日即成酒,其色味似葡萄酒,甚佳。亦可熬燒酒,可藏經(jīng)年,味力愈佳?!边@里說的“汁”是將桑葚搗成汁,放在瓶中發(fā)酵即可釀成酒,其顏色、味道類似葡萄酒,美味異常,另外,也可將此酒再進行蒸餾,制成濃度較高的燒酒。
到了近代,隨著技術(shù)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桑葚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,桑葚含有葡萄糖、果糖、蘋果酸、胡蘿卜素、亞油酸等多種微量元素,而用它釀造的桑葚酒是一種可同葡萄酒相媲美,同時又在某些功能上優(yōu)于葡萄酒的保健果酒,在春末夏初飲用,補充營養(yǎng)的同時,對于繁忙的都市人來說,讓自己更親近自然,能讓疲憊的心得到充分的休息與放松。
本報記者 肖明舒